close

344807550_145236191714317_7228409771643678047_n.jpg

 

 

道教,作為中國固有的一種宗教,一直生活在我們的身邊,但是很多人對道教的概念卻還不是十分了解。那麼,到底什麼是道教呢?為什麼說道教是中國固有的一種宗教呢?

道教的起源於古代先民對神靈的崇拜。中國古代先民認為萬物有靈,進而產生了對自然的崇拜,靈魂的崇拜,祖先的崇拜,慢慢發展至強調天人合一、天神合一,成為至上神的雛形。
那時的先民們,除認為萬物有靈而產生自然的崇拜外,還認為人死後靈魂不滅,因而又產生了對鬼神的崇拜。各種喪葬禮儀和祭鬼、驅鬼儀式,隨之逐漸形成。

人們崇拜神靈,就要舉行祭祀活動,而祭祀活動離不開禮樂文明。隨著春秋時期的「禮崩樂壞」,禮樂文明逐漸由上層走向民間,被後來的民間方土和巫覡所繼承。道教成立後,演變為道教的齋醮禮儀。
道教實際上是禮樂文明的繼承者。夏商周三代的禮樂文明,有相當的一部分被道教保存了下來。後世道教做齋醮法事,也與古人鬼神祭祀禮儀和禮制有密切的關係。

到了殷商時代,史前時期的自然崇拜已發展到信仰天帝和天命,初步形成了以天帝為中心的天神系統,遇事便由巫祝透過卜筮,以向天帝請求答案。

而且,這時的原始鬼神崇拜已發展至以血緣為基礎,與宗法關係相結合的祖先崇拜,其祭祖活動定期舉行。在這一時期,已出現專門從事溝通鬼神和人類的宗教職業者,即「巫祝」。
「巫」以歌舞降神,並有一套符咒驅鬼的巫術。
「祝」以言辭悅神,是宗教祭祀活動中負責迎神祈禱的司儀者。他們替人治病,卜筮吉凶,畫符唸咒等。當時,朝廷和社會均受巫祝支配。

到了周代,鬼神崇拜進一步發展,所崇拜的鬼神已形成「天神」、「人鬼」、「地抵」三個系統。並把崇拜祖宗神靈與祭祀天地並列,稱為「敬天準祖」,所稱萬物本乎天,人本乎祖。

神仙信仰也可上溯到中國原始社會時期,其證據之一便是《山海經》。《山海經》記載了中國原始社會的神話及宗教信仰,提出了長生信仰、神仙與羽士的存在,描述了神仙天都,記載了祭祀的祀禮及奇異的方術。在原始社會時代,已有人開始學仙。在道教,教內以黃帝赴崆峒山問道於廣成子,學修長生久視神仙方術為初始,內容相當豐富,而且比較系統化,它為道教仙學的淵源提供了依據。

因以「道」為最高信仰,認為「道」是化生宇宙萬物的本源。道教主要思想《易經》為伏羲、周公、孔子三聖創立;伏羲創造了八卦,周文王創造了六十四卦,孔子則為《易經》撰作《易傳》,由此形成了道教思想源頭。

道教在東漢時形成宗教,南北朝時盛行起來。道教徒尊稱創立者之一張道陵為天師,因而又叫「天師道」。後又分化為許多派別。道教奉「老子」為教祖,尊稱他為「太上老君」。以《道德經》為主要經典,奉「三清」為最高的神。主張人脫離現實,煉丹成仙。

每一個宗教都有著自己的信仰與教義。道教作為一個發展成熟的宗教自然也不例外。道教以「道」為最高信仰,在傳承之中又不斷豐富教義,最終形成了一套完整的「規誡」與「教義」思想。
「規誡」則是一種硬性的約束,是道教為約束門徒的行為而制定出來到典章制度,經過後來不斷地發展而成為定制,是道教徒所必须遵守的行為守則。
「教義」,使得道教信仰得以傳承;規誡,使得道教綱常得以確立。正因為如此,才使道教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道教文化,也為道教增加了許多迷人的色彩。

 
🍀報名表單
👉早鳥報名只到5/31,名額有限,報名要快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紫微斗數 道教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漂泊聊命理人生 的頭像
    漂泊聊命理人生

    逐風踏浪-紫微斗數

    漂泊聊命理人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